徐瑶蓁悄悄地把太后的症状与老古大夫一一说了。“您也知道,我家以前是做药材生意的,我小时候就听说过这种症状。很多老年人会得。如果在病症初期干预了,以后会好很多。”
太医院的大夫只给宫里的贵人们看病,不游走民间。
对某一类的症状不清楚,也实属正常。
及时发现异常,也不会多事。
像太后这种病症,平时吃着营养的东西,过些年年岁更大时,只会觉得人是越老越糊涂了。
老古大夫先给小家伙把了把脉,又伸手摸了摸小家伙的小屁屁。
“贪嘴,少吃点。”
其实就是,小家伙饭量越来越大。
不给吃就脾气大的不行。
徐瑶蓁在的时候还好,她不在,所有人都惯着这小子。
嬷嬷也让老古大夫顺便给太后再把个平安脉。
这也是惯例而已。
老古大夫医术高超,不管是年轻时候,还是从太医院之首的位置退下来后,经常在民间行医。
亲自去山里采药。
他的能力和见识,太医院这一些太医捆一块都比不上。
老古大夫给太后请完脉后,心中暗暗吃惊。
一切都让徐瑶蓁料对了。
“我给太后先开一个清脑的方子,这个方子至少吃半个月。但是老臣会在三天后送来一些药丸,搭配这个方子一块吃。过热过凉的吃食,或者过补的营养药物,都暂时停了。”
老古大夫并没有直接说太后有什么病。
可他满脸的凝重与慎重,太后身边的嬷嬷,赶紧转身去报给了承盛帝。
老古大夫一从太后宫里出来,就看到在外面等着的李大监了。
李大监同样有些忧虑。“太后娘娘的身体……”
“身体无大碍。”老古大夫用手指碰了碰脑子。“这里老啦。”
李大监这才松了口气。
宫里的这些老人们,老了以后时常糊涂。有的连屎尿都不自知了。
反正有人伺候。
可同样的事落在太后的身上,不由得让人唏嘘。
太后年岁并不大呀。
“幸好发现的及时,调理上两个月,以后吃上我给备的药,要天天吃。基本问题不大。”
承盛帝也听了老古大夫的汇报后,心微微放了些。
“太后的仇人还活蹦乱跳的,天天想着怎么算计朕的朝廷呢?呵呵。”
是啊。
这种不公平,让人感觉很无力。
徐瑶蓁还不知道,她反算计了那位素玉道姑,承盛帝的杀心大起。
“朕一定要让她死都不能好好死,千刀万剐都便宜了她。”
徐瑶蓁陪着太后坐了一会儿,主要是让曹婆子给讲村里的故事。
曹婆子一开始讲的是别人的,后来讲着讲着实在没辙了,就讲自个儿那个死鬼老家的事儿。
全是左邻右舍,狗屁倒灶的事儿。
听得太后两眼放光。
“哈哈,有趣,有趣。”
离开皇宫的时候,徐瑶蓁抱着儿子,精神可足了。
曹婆子嗓子都要冒烟儿了。
徐瑶蓁赶紧安慰曹婆子。“太后不是给赏了吗?曹妈妈,多动动脑子,不会出脑子上的事儿。”
曹婆子:谢谢您勒。
您可真会安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