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不少观众,看到防空识别区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把国家主权联系了起来,
进一步联想到国家对主权完整的坚决扞卫。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给出了自己的主观判断。
“应该是刚建国的时候吧?”
“五六十年代应该是,那时候好像就有丑国进入我国领空的新闻了。”
“对,那时候咱们军工水平太差,所以只能谴责。”
“我记得还是咱们提出来的,之前好像没有多少海里之说,然后咱家提出来了这个概念,紧接着全球各个国家也就有样学样的用起来了。”
看着弹幕的回答,一直沉默思考的顾然,这会儿也逐渐逻辑闭环了起来。
于是解释道:“大家把领海领空和防空识别区弄混了。”
“领海十二海里是1958年《我国关于领海的声明》文件中确定下来的,从那以后,外国军舰、飞机闯入我国领海领空,指的是这个《声明》划定的区域。”
“但最早提出防空识别区的不是我们,而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丑国。”
“而且防空识别区的范围画的相当之大。”
“那时候其实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目的,因为严格意义来说,防空识别区并不意味着国家主权,”
“因为涵盖公共区域的领海和领空,依旧是全世界人民所共有。”
“从军事防御目的上来说,有些用处,但这也是根据实力来说话。”
“那时候的认识是这样的,丑国军事能力强,能覆盖太平洋,那他把太平洋当做防空识别区,无非就只有彰显军事实力的作用,是华而不实的。”
“而我们军事水平差,哪怕划那么远,也没有能力去检测,所以坚持我们的十二海里原则就足够了,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太把防空识别区当做一回事。”
“真正开始重视,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而我们的防空识别区,也是在2013年才确定下来的。”
本来对于这个防空识别区的讨论,只是一个科普。
但联系顾然一开始提出来的问题,弹幕上很快就开始猜测了起来。
“不是,难不成说传说中的华林岛就在……防空识别区范围里?”
“怪不得已经划了防空识别区,牢丑战争部死活不承认,还一而再再而三的闯入我们的防空识别区。”
“会不会是为了把华林岛给搜索出来?”
“应该不至于,因为防空识别区那个地方,在我国没有提出的时候,丑国在倭国、棒子军事基地的战斗机就经常在那上空转悠了。”
“且不说根据军迷论坛的传言华林岛据说很早就已经有了,哪怕是近几十年刚建的,咱们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暴露在敌人眼皮子底下。”
“我想到了一个可能兄弟们。”
“新闻上说那片地方出现过很多丑国的侦察机、战斗机什么的,还打捞过一些丑国的潜水探测器。”
“你们说有没有可能,牢丑三番两次的在那里巡飞,可能并不是为了单纯的烧油,真正目的是为了搜寻钫碎片?”
“然后通过渔民打捞的水下设备,咱们发现了钫碎片?”
“你别说,你真别说。”
虽然都是猜想,但逻辑链条在这一刻似乎完成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