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130章 推开网文大时代的门缝

第130章 推开网文大时代的门缝(2 / 2)

另一个记者突然问道:“你说的这么乐观、这么轻松,是不是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你现在已经不需要网络平台为你宣传,随便一本书起印至少都是50万册。所以你的这些话是不是也有一种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姿态啊?”

吴文辉紧张了起来,他察觉到记者似乎和张潮开始对抗了。他担心这种情况会拖累到起点网在主流媒体上的形象。

张潮却道:“我会这么说,恰恰是因为我又想在网络上连载了,一部全新的,也会是我从来没有写过的题材。”

记者们哗然了,他们今天拿着车马费本来只想走个过场,前面的采访能让张潮说出那么多新奇的观点就已经不虚此行了,现在张潮竟然爆出自己要在网络上连载!

吴文辉懵了,张潮这怎么都像是被记者说急眼了,随口胡诌出来的。不是说他不相信张潮写不了好作品,而是网文那更新节奏张潮能受得了吗?

赵常田也懵了,张潮都是《青春派》主编了,本身又一字千金的,怎么能把新发到网络上呢?这不是糟践东西吗?

马上有记者问道:“是在博客上连载,还是在论坛上,还是在网文网站上?是起点中文网吗?”

张潮看了一眼吴文辉道:“既然是网文,那就在网文网站上连载,至于是不是起点……”

吴文辉立刻接话道:“如果选择我们起点,我们会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为张潮的这部做好服务工作。”

管他张潮能不能适应网文的更新节奏呢,先把这泼天的流量接下来再说!

张潮满意地点点头道:“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能在网文行业最有影响力的网站上连载,至于具体的细节,可能晚些时候,我还要吴总细谈。”

这时一个记者发出了灵魂之问:“刚刚你说,第一个年收入破亿的作家,一定是网络作家——该不会就是指你自己吧?”

张潮只是一笑道:“你猜……”

很快,关于张潮和起点“合作”的新闻算是小爆了一把。张潮对于网文的高度评价,也被各种媒体大量转载。这是“正统作家”当中,第一次有人这么高地评价网络。

张潮准备写网络,当然不是心血来潮。从一开始重生,他就想过这个问题,当时主要还是觉得新人写网文,影响力发酵得太慢,而且也不容易破圈。

现在他再写,可就不一样了。而且只有他知道,网文在十年后会在改编市场上会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威力。现在不趁机圈几块地,最迟再过两三年,什么神机、土豆、番茄可就都起来了。

而网文大时代到来,本来还要再等5年左右。但是张潮却想用自己的影响力,先把这扇大门推开一条缝隙。至于想要彻底打开门,那就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了,非人力可为也。

至于说版权什么的,现在的起点还不配和他谈这些。

吴文辉在起点内部开完会以后,第二天带着其他几个起点管理层,一同拜访了张潮,以示最大的诚意。张潮这时候已经把写了一个开头,大概一万多字,发放给了吴文辉等人阅读。

吴文辉先是对张潮的手速表示震惊,张潮昨天下午还在公司和他们聊天,也就是这些字是一晚上就码出来的?和初代触手怪血红有的一拼了。

等读完以后,他们又难以置信地看向张潮。这个开头,没有一点传统的纯文学或者通俗文学的影子,完全是奔着装逼和爽点去的,毫无著名青年作家的节操——张潮,你就不怕你的老师于华拿着刀找我们起点拼命吗?

张潮问道:“怎么,写的不好?”

吴文辉叹道:“不是不好,是太好了。很难想象,这会是你写出来的文字。”

张潮道:“卖弄词藻、故弄玄虚、滥用典故……嗯,各种毛病都凑齐了。”

另一个创始人一拍稿子道:“但就是这样,对读者的杀伤力才大啊!”

随后双方谈得很快,基本是张潮主导的。起点是这部在网络的唯一合法连载网站——但也仅此而已。的版权等和起点无关,全部都在张潮手里。

至于订阅收益部分,吴文辉主动提出起点和张潮一九开,起点只收1成,覆盖一下宣传和运营成本就好。

因为这个时候的起点,全站一年发给作者的稿费,也不过和张潮一个人的版税等收入相当;双方在媒体声量方面更是不能同日而语。能吸引来张潮连载就已经赚翻了,不敢奢望太多。

但是张潮却有另外一个提议,他可以拿出一部分的订阅收益,成立一个网络作家创作扶持基金……他现在没空弄网站,但先打窝总是没错的。

半个月后,张潮在处理完国内的各种事务,又陪了父母几天后,终于登上了飞往米国的客机。

第一站却并非爱荷华大学所在的爱荷华州,而是出版商SionSchter的总部纽约,一同来的还有黄杰夫。

与此同时,张潮承诺的网络,也登上了起点中文网的首页,巨幅宣传图占据了整整3分之1的页面,赫然是三个大字——

庆余年

(国内的内容不想拖了,所以今天干脆一章就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