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那宋婆子真是好笑得紧,不过是农户人家,还想学那些大户人家的派头,给他儿子买个妾呢,结果妾没买成,倒是把手里的钱,拿去买了地,这倒也没什么错处,但手里那点老本,都被掏干净了,以后在家里,怕是都不能大声说话了……”
“可不是嘛,这几天我见她走在村里,都垂头丧气的,没了往日的精气神,跟她说话,也都爱搭不理的,啧!”
“之前还在跟人吹,说她这儿媳妇娶得有多好,亲侄女对她有多孝顺,现在时间一长,可什么都显出来了。”
“要我说,再是亲侄女,做了婆媳,那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的亲近,毕竟这有些利害关系在里头。”
杜青娘面上带笑,静静听着几个妇人的言语,也不插话,就那么听着。
几人说得差不多了,这才打住话头,转而说起别的来。
“对了青娘,你住在城里,什么都熟,知道现在哪家布料铺子卖得最便宜不,入了秋,天气一天一个变化,就想买些厚实的料子,给家里人做身衣服穿,现在做秋衣,回头还得做冬衣,我思量着,离冬天还早,但现在就把料子买上,提前这么久买,应该能便宜点。”
“正是呢,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今年手里宽裕,买点好料子做衣服,赵氏那边倒也有买便宜的料子,不过也不能总穿那一种,想买点不同的,我家丫头年纪到了,最近时常有媒人上门,做身好衣裳,回头相看的时候穿。”
说到这个事,大家都来了精神,出声询问起来。
“你可是看好人家了,是要定下哪家呢?”
“说亲的好几个,看着都还不错,但我还没想好定下那家,实在说亲的太多,让我有点挑花了眼,以前好像也没这样,我家丫头怎么就这么受欢迎了。”
“你想多了,那是人家看我们村日子好过,若是娶了村里的姑娘,以后还不得多帮扶一把,也不能眼看着姑娘受穷不是,那些来说亲的人家,精明得很。”
“原来还有这么一说,我还当我家丫头有多招人稀罕呢!”
这话说得,大家都有点想笑,都是一般的村里丫头,只能说模样齐整,没有口歪眼斜的,但也着实算不得顶好看,如此能有多招人稀罕的。
妇人却是没顾得大家笑话她,而是有些着急的开口道:“若是人家奔着这些东西来的,那可怎么办呢,等以后丫头嫁过去,娘家却帮不上什么忙的话,岂不是要在婆家受委屈?”
看她这神情,显然也是更心疼女儿些。
这一说,大家倒也不知怎么是好了,姑娘嫁了人,在婆家又哪能不受委屈,娘家人疼爱的,还能时常帮着出头,若娘家人不理,那在婆家被人打死也无人知,身为女子,就是这般的无奈,在场妇人,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其中酸楚,也是各个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