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匠收到信后,都顾不得高兴,连忙招呼小儿子和几个徒弟,给安排起活儿来。
几个徒弟领了活儿,都赶紧去忙活起来,他们都是踏实肯干的人,深知学手艺就得吃苦耐劳,活儿做得多,才能练出好手艺,对于分派到身上的活儿,没有半点怨言,反倒很高兴,师傅是看中他们,才愿意安排活儿,若是不安排活做,才该担心呢。
所以有做不完的活儿,他们倒更高兴,毕竟师傅也不会让他们白忙活,每月都会给些工钱的,需知在别处学手艺,不但没有工钱拿,反而还得给师傅孝敬钱,不然根本不会传手艺。
“一些要紧的部份,都由你来做,他们的手艺没到家,还做不出来。”杨木匠吩咐道。
杨二郎就直点头:“阿爹你放心,我知道的。”
随即就又道:“我之前还担心,怕没什么人买自行车,倒没想到,一下子就定出去十多辆,城里人果然舍得花钱。”
要让他自己买一辆自行车来玩耍,他肯定是舍不得的,所以花钱这方面,还得是城里人。
“舍得花钱是一回事,主要还是自行车比较新奇,没见过的东西,自然想买回去玩一下,若是换成别的很一般的东西,你看他们不舍不舍得花这个钱!”
谁也不傻,哪能随便乱花钱的,愿意花钱,那也是因为东相值得,心甘情愿掏这钱。
杨二郎嘿嘿笑了一声:“阿爹说得是,只是自行车做起来复杂,颇费力气,一下子要做十多辆出来,一时半会儿,怕是交不了货。”
这话说得极是,杨木匠点了点头:“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的意思是,将一些简单点的零件,交给村里人来做,我们父子就做最紧要的那部份,这样速度就快了,也省得那些下定的客人久等。”
但这些也只是次要原因,主要还是早点交货,早点收钱,钱只有装到自己荷包里,才最安稳,定了货的,也有可能退货不是。
闻言,杨木匠就露出迟疑之色。
“交给他们做倒是可以,我只是担心他们做得不好,不合规格,到时候拼装不上去,退回去让人重做吧,又难免伤和气,惹得大家都不高兴。”
同一个村子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为这些事情,弄得反目成仇,就着实没必要,倒不如一开始就不给他们做的好,之前让他们帮着做些积木、拼图,那是因为东西够简单,没长大的孩子都能做,自行车上的零件,就要复杂得多了。
杨二郎摆了下手:“阿爹不用担心这个,我们可以提前说清楚,若是没按要求做的,我们一率不要,自也不会给工钱,若是做得合格的,工钱也可以多给一些,他们要挣钱,就得按要求,不想吃这个苦,不接活就是。”
提前定好的要求,回到拿不到钱,可就不能怪到他们父子身上。
杨木匠仔细想想,光靠他们父子、师徒来做自行车,也确实速度太慢了,多找些人帮忙,肯定是能快不少的,他当然也希望,能早些把定的货赶制出来。
倒也点了下头,道:“那就按你的意思来吧,只是,这事儿得把村长请过来,给做个见证,到时候若有人做得不合格,胡搅蛮缠的话,就可以找村长说理。”
“还是阿爹想得周全。”杨二郎连声恭维道。
“不周全点,到时候麻烦事不少,你小子也要学着点,别光想着赚钱。”
越是赚钱多了,越是容易惹出事非,他们父子几个,从去年到现在,家里木工活就没停,甚至还发了不少货出去,让村里人帮着做,估计已经有人在暗地里眼红了。
“是是,阿爹说得对。”杨二郎连声应着。
当即就传了话出去,说是有活儿要分给大家做,所得的工钱,会比之前削木头块更多。
这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遍,不少人都往杨家这边来,想赶在其他人之前,把活儿接了,给自家增加些收入,毕竟他们这些庄稼人,除了在杨木匠这里接些活做外,基本上就没有别的其他收入了。
“二郎,好做又赚钱的活儿,多分派一点给我,我们家人多,保证给你做得又快又好。”
“什么便宜都让你家占了,还有别人什么事,别尽想美事。”
“二郎,好做不好做的活儿,你都可以多分点给我,回头我帮你说房漂亮媳妇,让别人都羡慕你。”
听到这话,众人都不由轰然大笑起来。
杨二郎都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婶子,我可真是谢谢你,娶媳妇的事先不急,咱们现在还是先分派活计。”
村里各家,之前帮着削了不少木头,谁家的活儿干得又好又快,杨二郎心里基本有数,不过丑话还是要说在前头。
随即就将之前商定好的规矩给说了一遍,末了道:“大家若是觉得自家能达到要求,就过来领活计去做,虽然要求多了点,但能赚到的钱,是要比之前多一些的,所谓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么个意思。”
慢慢做,做好了,钱自然也就赚到手了,就图个快,想糊弄了事,那必然是赚不到钱的。
这时,村长也站出来说了几句,大致意思也跟杨二郎说得差不多,只是村长年岁大些,往日在村中也很有威严,他说出口的话,就比杨二郎说的话,起作用得多了。
刚开始大家还挤挤攘攘的,想挤到前头去领活,生怕被别人抢了先,自家就领不到了,但现在听村长这么一说,大家也才重视起来,开始认真思量,自家是否能达到要求,半点不敢起糊弄的心思,不然做得不合格,人家不给钱,岂不就成了白做工了。
认真思量过后,才陆陆续续的有人上前领活。
杨二郎父子俩,就将一些稍简单的活计,给交了出去,仔细与人说了必须达到的要求,大家伙自然也很认真的听着,事关工钱,半点不敢马虎。
宋婆子一家子,自然也听说了杨木匠家接活做的事,这会儿正犹豫不决的。
“我们家要不要也去接点活儿做啊!”
这会儿她也是满脸愁色,之前老头子帮着削木头块,倒也赚到些钱,只是去年买粮食,也花出去不少,赚到的这点,根本弥补不了。
眼看手里的钱,是越用越少,她心里也挺着急的,若不找活干,就只能等地里的收成,但地里的收成,那也真说不好,想到这个,心里就越发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