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婆子是知道,从宋秋花手里是抠不出钱来买粮,家里缺粮的问题,还得他们自个解决。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缺粮也确实是个大问题,必须得掏钱去憭,现在家里又没别的进项,靠着老头子每天削点木头,如今上了年纪,也比不得年轻时候,倒底还是补不上这个窟窿。
“家里缺粮这事儿,老头子你怎么看呢?”
这话问得也是唉声叹气,往年她可从来没为家里粮食发过愁,有那些地,一年收来的粮食,尽够吃的,宽裕的那些还能拿去卖了,每年都能存下几个钱,但今年这光景,别说存钱了,还得吃老本。
但凡儿子出息些,学着别人能赚些钱,她也不用为这些事发愁了。
只是转头又一想,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出息不出息的又有什么要紧,只要每天高高兴兴的就好,比起那些没儿子的,她还是强多了。
说到家里缺粮的话题,江树根也高兴不起来,农户人家,就指着地里的粮食过活,今年这粮食却只收回来一小半,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他心里其实也有数,只是平时故意忽略不去想,倒也能坦然处之。
只是现在提起来,他也揪心得很,家里没粮,那必须得去买啊,不然真等着一家人饿肚子不成。
“我这两天去城里问问粮价,没粮还是得买,这钱是省不了的。”说到钱的问题,他也心疼得慌,好不容易攒下些家底,今年这里花出去一点,那里花出去一点,零零总总算起来,竟是花出去不老少了。
想要再攒出这些家底,怕不是得用好几年的时间,真是花钱容易,攒钱难啊!
“我隐约听人说过几句,前段时间村里好像有人家买粮来着,不过买的都是粗粮,最便宜的那种……”
说到这个问题,宋婆子神色微顿,道:“我们这粮,是买哪种的好?”
粗粮不好吃啊,但细粮价格又贵,她这是既想买便宜的,但又不想吃难以下咽的,顿时就又左右为难起来。
宋树根也愁,买粮吃就是不好,太花钱。
“买些粗粮,再买些细粮,搭配着一起吃吧,今年日子过得难些,熬过这一年,等明年地里有收成后,就会好许多。”
等明年有收成时,那还有得等呢!
宋婆子摇了摇头,再次叹息了一声:“那就听你的,粗粮、细粮都买些,搭着一起吃。”
总好过顿顿吃粗粮,他们上了年纪,总吃粗粮对身子也不好,再加上光宗这孩子,也没吃过什么苦头,让他总吃粗粮,怕也吃不习惯,回头还得多做几顿细粮给他吃才成。
江树根也叹了一声:“就怕儿媳妇娇气,会吃不惯,到时候就有意见了。”
他也看得出来,这儿媳妇不是个能吃苦的人,还有那个丫头,就养得更娇气了。
“你还操心上她们了,这哪用你操心,她们要是吃不惯,就自个掏钱出来买好的吃,没准咱们到时候也能跟着沾点口福。”
对这侄女,她现在也颇有点意见,明知家里情况不太好,却还死捏着钱,不肯拿出来花用,这是防着他们一家子呢!
想想从她进门之后,自己也算是巴心巴肝的对她好,以后都不沾手的家务活,都帮着做了不少,把自个累得不轻,结果还没得个好,那小丫头心里还全是怨言,呵。
“唉,我也算是看明白了,咱们累死累活的,人家也未必领情,就这么着吧!”
江树根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话,家里很多事情,他都是听老婆子的,特别是在有关儿媳妇这方面,只要不是太过份,他向来不会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