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去学堂读过书的人,就可以不用在家种地,可以去城里找轻松的活干,比如做账房先生,也或是别的。”
杜青娘就点了点头:“说得都没错,可见去学堂读书,是很重要的。”
话说完,她有些意味深长的看着她们姐妹。
江二丫突然道:“阿娘,你这是换了个方式,变着法儿劝我们去上学呢?”
“你们自己也知道上学的好处,那些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们也别再跟我说什么不去上学的话,总之,过完年后,我就会去给你们报名,而你们这段时间,可以在家里多学些知识,到时候才不会跟不上进度。”
那边学堂的进度如何,她也不知道,总归是多学点东西是没错的。
“阿娘,我们知道了,会好好学的。”江大丫道。
其余几个,自然也没再有二话。
“阿娘,我们又要上学,又要在城里买房,到时候钱够不够啊?”上学的钱是够了,但买房的钱还差得远,至于房价多少,也还不太清楚。
杜青娘微挑了下眉道:“这个不用担心,钱的事我会想办法。”
“阿娘能想什么办法?”江大丫有些发愁道。
“地里的那些菜,下个月就能成熟,到时候卖出去,应该能收入一笔,平常每天也会有进项,我最近忙着榨油,倒顾不上琢磨别的……”
一听她提到地里的菜,江大丫顿时也来了精神,她倒也时常听人说起,说冬天的菜价贵,地里的菜不出差错,一直好好生长的话,确实能卖一笔钱。
“地里的菜,还是得照看勤一点,不能出了差错。”
“大姐,你每天一早一晚都往地里跑几回了,还照看得不够勤呢?”
“每天多跑几趟也不费什么事,多看几眼总归让人放心些。”
好吧,这些方面,她们还真没什么好说。
“也不用太紧张,地里的菜只是我们收入的一部份,我们主要来钱的还是在生意上。”
种地的话,粮价比较平稳,地里的出产完全可以算得出来,说实话收成并不多,免强够活,但不会有多少积蓄,当然,大地主除外。
做生意来钱就会快一些,就他们家目前这情况,能多弄出几样货来,能赚到的钱就会更多,只是人力有限,她只靠自己来做这些事,也不太忙得过来,不过还有就是杨木匠那边,若是能出些新东西,赚钱也会来得快些。
“阿娘,我都明白的,不过地里那边,我多上心些,阿娘就不用太费心,专心顾着生意这边就好,也能省些心力。”江大丫道。
这孩子还真是贴心得很,杜青娘笑了笑,道:“你多操心些也行,确实让我省心不少。”
顿时如同受到鼓励一般,江大丫笑得眉眼弯弯。
“阿娘,我也可以帮你干活。”
“阿娘,我也可以。”
几个孩子顿时嚷嚷着,都表示愿意帮忙做事。
“行啊,家里力所能及的活儿,你们都可以帮着做,你们多做一点,我就能少做一点了,当然,做活儿是要抽空做,正经事儿可不能落下,每天该学习的知识,都必须完成。”
这话落下,俩大的还好,点头表示明白,俩小的就露出一脸苦相来,学习对她们来说,还是有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