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曜定枢,三垣拱极。
北斗七元如天帝车驾,左辅、右弼如帝君羽翼,持玉册金章侍立左右。
三台星君虚悬于上,共托“三才玉衡仪”,其光晕如华盖,庇佑中枢。
四方由云天二十八宿镇守周天,群星列曜,万象森罗,秩序井然,列阵朝元,威仪万千。
左辅与右弼二星君目光一触即分。
彼此眸中映出的忧思如出一辙。
偌大殿宇间。
唯有斗部与太岁部的仙光流转。
往日雷部霹雳轰鸣、火部炽焰翻腾的景象荡然无存,这般冷清场面,实属少见。
“陛下朝会后独召我等......”
他神识微动,与右弼心念相通。
“莫非恩科延宕、诸圣举荐之事,已让天心不悦?”
左辅星君想起九霄云阙那些门人近日的倨傲之态,心上泛起苦涩。
不由想起三日前。
九霄云阙一个不过从七品的火部仙官,凭着司掌世俗祭祀香火的由头,敢将西岳山神的拜帖随手掷于案下。
雷部平日作风更是张扬。
连日常巡值的雷霆都省了一名神将,却无人敢置喙,声威,隐隐压过了北极驱邪院的掌旗使。
斗部如今虽仍在上四天部之列,可是自家门人的体面,早不如从前了。
右弼星君垂首静立。
心中并未如面色一样波澜不惊:
火部掌祭祀,凡人间庙宇供奉,皆需经其勘验,香火愿力源源不断。
雷部更有普化天尊、雷祖大帝两位帝君坐镇,便是北极驱邪院的掌旗使见了雷部神将,也需退后半步。
反观斗部,虽有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撑场面。
近年恩科举荐。
斗部门人的名额比起雷部里的名额可是少了三成,这般落差,任谁看了都心凉。
这番心念如石子投入静湖。
顿时激起千层涟漪。
而阵容最盛的六十甲子太岁星君,心底苦楚尤甚。
甲子太岁掌中金印重若山岳:
“雷部执天罚,火部掌祭祀,财部控资源——皆是要害。”
“我等太岁虽众,在凡人眼中不过是‘触之即祸’的凶神。”
丙辰太岁苦笑不语。
眼前又浮现那羞辱一幕:
上月朝会,一个刚飞升三百年的雷部神将,被引礼仙官请到了三十六天罡之前就座。
斗中三十六天罡玄甲下的脊梁挺得笔直,心中也是苦意浸透。
“欺人太甚!”
一声压抑的低语从旁传来,正是三十六天罡中的天勇星君。
天勇星君罡气在胸中翻涌:
“昔年我部位列‘上四天部’,与雷部同尊!”
想当年,三十六天罡镇守南天门,便是雷部神将见了,也需拱手称一声天勇兄。
如今倒好。
太岁部被好事之徒,划入下四神部,与水部、痘部那些山水小神同列,连雷部的新晋之辈都能压他们一头。
上四天部,雷部、财部、斗部、火部;下四神部太岁部、水部、痘部、瘟部。
这般位次更替,谁能甘心?
这番话如星火落入了干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