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呐,你们认识的人多,若有适合玉兰的,帮婶子留意着。她这么大年纪了,亲事八字还没一撇,可愁死我和你徐二叔了。”
宋英讶然,“之前不是说有中意的人家,过年时还相看过么?”
陈氏叹了口气,“没看上,男方家底是殷实,可家风不行,我们去的那天,那男娃把他妹妹吼得像孙子一样,自家亲妹妹都骂成那样了,我家玉兰嫁过去,这日子还咋个过?
算了算了,我和你徐二叔就玉兰这么一个女儿,不求她嫁得多富贵,男方至少人品要好,不能欺负她。”
宋英羡慕,“玉兰有你们这样的爹娘,可真好呀。你放心,我和雁行一定帮你留意着。不过陈婶,这事你是不是也问问玉兰,她喜欢什么样的,我们留意也有一个方向。”
陈氏眉开眼笑,“那丫头喜欢斯文的,模样不求多俊俏,总要端正周整才好。”
宋英笑了,正要开口,院子里传来梅花婶嘹亮的嗓音:“陈二嫂,跟谁在外头唠嗑呢?快来,就等着你的柴喽!”
“这就来!”陈氏应了声,又再三请宋英一定要帮忙多留意,这才一并进去。
看见宋英,梅花婶惊讶不已,“宋英,你咋这么早就过来了?你天天在医馆里忙得脚不沾地,好不容易休息两天,睡饱了再过来也是一样的,横竖就隔着一座山,等唢呐响了再来也来得及。”
“我惯常起得早,在家也躺不住,索性早点过来陪陪雁行。”宋英望向罗雁行的房间,“雁行呢,她起来了吗?”
“早起来啦,这会儿正张罗待会儿祭祖的供品呢。”梅花婶擦了擦手上的面粉,“也是,姑娘家嫁了人,再想见从前的姐妹可就难喽,多陪陪她也好。
对了,听我家良娃说,你们家秀才公下月就要乡试,几时动身啊?”
“后日一早就走。”
梅花婶愣了愣,笑道:“哟,这是特意等着喝了喜酒再上路?”
宋英笑着点头,“正是,两边都是至交好友,这喜酒是断断不能错过的。”
“这么说,你们夫妻两个是一边一个?”路过的刘三婶插话道。
待宋英点头,梅花婶以一种十分羡慕的口吻感慨道:“也就你家秀才公书念得好,这种时候还能抽出时间来喝好友的喜酒,要是我家良娃,可不敢让他在这种时候分心。”
刘三婶撇撇嘴,“这种事情要看天赋,死读书的,就是把蹲茅房的时间也拿来看书,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
这虽然是事实,但梅花婶听着仍是十分刺耳,她眉毛一挑,“确实是要分天赋,同一个夫子教的娃儿,有的连字都认不全……”
眼看刘三婶面色涨红,宋英忙岔开话题,今儿可是雁行大喜的日子,不能让她们吵起来,坏了寓意。
在跟各位婶子大娘的问候里,天渐渐亮了,宋英才与罗雁行说了几句话,她便要与她爹一块儿去祭祖了。
PS:对不起,上个月食言了。不小心弄丢了全勤,后面一下没动力了(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