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跟儿媳妇也不知道聊什么?
聊工作?
儿媳妇是教书的。
她呢?
就是一个农村妇女。
“娘,你带着我逛逛也是一样的。”
见儿媳妇这样说,三河娘也是满脸的笑容。
“那行,我们这就出门逛逛,如今要过年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大扫除了,最近也没有下雨,也没有淤泥。”
把大门一关,三河娘就带着儿媳妇出门。
这一出门,当然就遇到了村里这些婶子大娘们。
这一看到花花,就猜到花花的身份了。
“这是我儿媳妇。”
“三河娘,你这儿媳妇还真的长的俊。”
“三河还真的运气好。”
“婶子们好。”虽然花花能听懂他们村里人说的话,但是不怎么会说,她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这声音甜。”
就有婶子大娘问了起来,京市的一些情况来。
花花也是知道分寸的,那些能透露,那些不能透露的。
虽然交流起来有一点不伦不类的,可双方都满意。
三河娘带着花花认识村里不少人。
“三河娘,过来坐。”
花花很是乖巧的跟在三河娘这个婆婆的旁边。
当赵建设带着小舅子从公社回来,就看到一群婶子大娘里面夹杂着一个白皙皮肤的小媳妇。
“三河回来了?”
“婶子们,明天可要来家里吃喜酒。”
“一定去,一定去。”
因为明天就要办喜酒。
所以今天赵建设和他爹就要把这些全部都搞定。
他们去了公社,买了白酒,甚至还有烟,糖果瓜子。
“婶子们,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去吧。”
“这小两口感情好。”
“感情不好,三河这媳妇能看上三河?”
当花花看到这么多东西,都愣了一下。
“这么多?”
“姐,这不算多,姐夫和叔等一下还要去请掌厨的,还有买猪肉、鸡、鱼等一些肉菜。”
至于蔬菜,当然是从菜地里去摘。
“辛苦了,辛苦了。”
赵建设跟亮亮又骑着自行车去跑,去邀请人,愣是这样跑了一天,才完全搞定了。
这一回到家,两人都累瘫了。
一大早上,赵建设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
赵大嫂他们都来帮忙了。
就是城里的赵爱民也骑着自行车回来了,打算参加他们在老家办的喜酒。
女同志们被大厨安排工作起来,有的在厨房里忙着,厨房挤不下,就在院子里桌子上切菜忙活起来。
男同志们就去是借碗筷、桌子、凳子、蒸笼这些东西,反正忙的起飞。
杀鸡杀鱼、猪肉做梅菜扣肉、等等不少大菜。
小孩子们闻到香味,都期待中午的酒席。
赵爷爷哪两房嫁出去的闺女,也回娘家来参加这喜宴。
人多,只能开流水席。
到吉时了,就放鞭炮了,亲戚朋友已经坐上了,坐不下,就坐下一轮。
每一桌有一盘糖果瓜子、还有二十支烟,至于酒,想要喝酒,有人给你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