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关键职务(2 / 2)

眼下不过再度确认罢了。

做侍中、待在皇帝身边哪里会没有好处呢?裴潜已经打定主意,借着朝中官员重整的机会,将自己弟弟裴徽推到刺史的位子上去。

不止司马懿一人有弟弟,他裴潜也有。

曹睿继续说道:“至于余下的两位侍中,朕也有了人选。”

“凉州刺史王雄王元伯深谙边事、为人卓识、气度高远。幽州刺史崔林崔德儒精习庶务、秉忠履正、清俭守约。”

“王雄、崔林,此二人你等以为如何?”

这是皇帝在给他们选同僚,还能如何?

崔林久在洛阳为任,是他们在朝中的老熟人了,甚至都为友人。而王雄……他们对王雄是真的了解不多,总不能说什么坏话的。

“此二人皆是忠良之臣,臣无异议。”王肃率先说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曹睿点头:“那好,王卿替朕拟一封书信,诏王雄、崔林二人回朝。此外,再去信给陈留杨阜处、襄阳卢毓处,命此二人也一并回朝。”

徐庶如今从侍中的位子脱开,倒显得从容了许多:“想来陛下也要给杨义山、卢子家二人安排新职务了?”

“不错!”曹睿点头应道:“自武帝为王后,刘放刘子弃、孙资孙彦龙二人共掌枢密十余年。朕先令孙资外放为刺史,独留刘放一人在中书省执掌机要。”

“也是时候该换一换人,总是他一人担此重任也不妥当。杨阜、卢毓二人皆是对朕忠贞之臣,朕欲以杨阜为中书监、以卢毓为中书令,令此二人为朕共掌机要。”

“朕有意让刘放外放为官,又不想让他走太远,以他为何职位更好?”

裴潜想了几瞬:“不若使其为司隶校尉。依旧为陛下掌握司隶局势,还不至外放,随时可应陛下召见。”

曹睿点了点头:“司隶校尉倒也不错。”

“余下官职,待明年再论吧。眼看就到年关了,王卿最近似一直在筹备元日祭天之事?”

王肃拱手作答:“正是。陛下灭吴而还,又许久不在洛阳,臣以为应当在三十日祭拜太庙以昭先祖神灵,在元日祭天以告天地。郑学里关于祭天之事多出谬误,臣已经制好了祭天所需的礼制,稍后臣将文本寻得后再送与陛下御览。”

“好。”曹睿轻轻颔首:“王卿先忙祭天的这个事情。待忙完之后到了明年,朕此前令你筹备的道、佛等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臣明白。”王肃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