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飞掏出手机,搜索了被冤枉的记忆,然后打开,递给了杨蓝,后者接了过去才看了一眼,立刻无语:“我又不懂韩语,你给我看什么”
“不需要你懂,这个节目最大的梗就是要一口气说大段的台词,让观众感觉得演员的悲催”
这几年,韩国综艺大肆流入国内,然后韩国小品也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最开始,当然是业内人士关注
“收视率帝王”“死亡讨论”“选角”等等桥段多次出现在国内众多喜剧节目中,这些最开始都是韩式小品的段子
挺尴尬的,能不能别再指着一只羊薅了,好歹也让我们看看欧美这两年有啥好的喜剧节目呗。
其实韩式小品的特点就是综艺式的表演,或者说反转剧
如果接触西方的戏剧训练和喜剧构成,能感受到韩国表演技术来自欧美舞台。
技术和新理念的东西,对于文学艺术来说,总是皮。肉还是内容,是真正民族的东西,这是很难被替掉的。
“韩式小品”和我们小品的特点和优长是有矛盾的,他们重演轻词,形式感强,比较远离生活细节,以它的新奇很快占领电视综艺和晚会,给观众新的刺激。在我们对传统小品审美疲劳的今天,它火了,这很正常。
但如果以此为方向,不但是不理智的,甚至是舍本逐末了。
因为它不仅不是我们擅长的,其实还不是我们爱看的,它不在我们审美习惯的核心部分流淌在血液里这话不是白说的
我们从一百年前开始学西方戏剧,结果怎么样译制片似的表演被淘汰了,bj人艺的表演立住了。
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小品也一样,韩式小品不应该称为主流,也不会成为主流。
“那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你说这个是想做什么呢”
“什么也不做,等待事情发酵”
这个时空有一点很好,大众对于版权还有原创的要求比原时空高的多
一旦被人揭露你这个作品是抄袭的,等待的只有退赛
对于白小飞来说,这是好事
总决赛只需要四组喜剧人
贾琳他们退赛了,等于白小飞他们的对手只有乔山、修瑞。
“别说了,现在要决定下一组出场的喜剧人了”
打酱油的小九一直盯着电视在看,此时,已经表演完的乔山从玻璃杯里抽出下一组出场的喜剧人,然后把卡片递给了吴波。
吴波拆开信封,看了一眼,笑了笑:“下面要出场的喜剧人是”
“你摸摸我心脏,跳动的好厉害”
杨蓝抓住白小飞的右手,突然说话。
“真的吗不太好吧,有摄像头”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白小飞却犹豫了
“滚”
杨蓝也反应过来,很嫌弃的甩开了白小飞的右手
“我”
妈蛋,让摸的是你,不让摸的也是你,管我屁事
啧啧,女人啊
“来自青衣社的白小飞还有他的搭档,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