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十三州最靠近内陆地区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城,名叫浔城。此地是边境与内陆地区交接的第一个城镇,人口不足十万。群山环绕,气候湿润,风景如画。
一青年女子背着一个蓬布包裹走在集镇中的小路上。她身穿内陆女子常见的褐色土布衣裙,头上戴着一块乡村女子蓝色挽巾,不显眼的一对银钗挽住一头黑发,脸上有许多褐色黑色的麻点,两腮暗红,看样子就像一位经常劳碌操作的乡间妇人。
她走到路旁一个茶亭坐下。摆摊的是一个五六十的老伯,农闲时在这卖点瓜果茶水。旁边是一间木屋,在门前支了几张桌椅。
摊主见来了客人,赶紧过来给她倒了壶茶,摆上两盘蔬果瓜子,
那女子说谢谢老伯,并没有喝茶,拿起一只犁子看了看,
“都是自家地里产的,这几个瓜果不要钱,茶水你给五文钱就行了!”那老伯说,
那女子看了看四周,群山环绕。只有一条路蜿蜒穿过。不远处几十户人家,鸡鸣狗叫之声隐隐传来,平静安逸。
“老伯,我父母过世,想去投奔哥嫂,但是他们不待见我,不得已又出来。无处投奔,也没有想好去处。父母去了好歹给我留了二十两银子,我把它都给你,您把这个茶摊让给我行吗?这样我也算有了落脚处!日常有些什么瓜果你尽可以送来,我照价买来应用,你也少些劳累!这样可好?”
那老头一看有人出大价钱,这里房租物品连十两都不值,又不用自己扔开家里老小在这苦熬,这可是一宗合算的买卖,于是立马答应下来!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那女子又说道,如果有人问,你就说我是你的远房侄子媳妇,您身体劳累让我替你在这守茶摊!摊主马上答应,接过银子欢天喜地的走了。
于是第二天,茶摊上就变成一位穿着粗布衣服的乡间女子在照顾生意。只是那女子洗去脸上污垢,重新梳理了头发,一下子变了样子。
居然面色清秀,眉目灵动,往来沏茶倒水伶俐娴熟,还卖些零食小吃,不时有路过商旅客人落脚小憩。
十多天后,茶摊来了一位男子。那人手拿一串墨石珠串,身穿一件棉纱长袍,外罩黑色长缀。身材不高,后背挺直,面色平静。
他看了看四周,然后跳下马匹,走向茶摊。身后一随从模样的人也是干净利落的跳下马背,敏锐的看了一下四周,确定安全后,接过缰绳,将两匹马牵到一旁让马吃草。
那男子坐在一张小桌前。不远处有一对乡下父女模样的人身旁放着两个背篓正在吃果子。周围山林寂静,清风浮动。
女子拢拢发髻,端上一壶茶水,手指不经意间微微颤抖。
“客官旅途劳累,暂且休息一下。我这里乡间简陋,没有特别好的茶水,只有从娘家那里带来的一点毛尖,或许客官会喜欢。”
她恢复淡定表情,平静说道。
那男子依旧望向远处山林,似乎想透过巍巍群山看向更远的地方。
而后男子收回目光,落在端茶女子身上,低缓温情的说了一句,
放下吧,这些年辛苦了。
只这一句,女子落下泪来。
原来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从恒亲王府带着吴钩弯刀出逃的沈飞燕,小名雀儿!而她要等的这个人,更是大有来头!
此人便是醇亲王之子——兵部侍郎沈靖渊!
此时那对打尖的父女扛起背篓离开,茶摊便再无外人。楚靖渊便抬手让沈飞燕坐下说话。
雀儿迟疑了一下,在下首坐了。
楚靖渊端起毛尖,喝了一口,
“你到这里几天了?”
“七天了!算上从王府出来的日子,今天正好半个月。”
“吴钩弯刀只能在王妃身旁,她才能容颜无恙,离得越远,她老的越快!这里已经是临界点,吴钩弯刀一旦离开这里,一日她便会老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