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鸿缘的新书 > 第636章 汪富贵:拍纪录片是为了金凤

第636章 汪富贵:拍纪录片是为了金凤(2 / 2)

在几栋房子之间散落着不少白色帐篷,有了帐篷是敞开式的,也就是遮阳,但不少游客都喜欢这样全身心拥抱自然的所在,非洲人会聚在帐篷里拍视频的年轻人,虽然非洲的网络不发达,但年轻人会拍视频找渠道发出去。自从野奢酒店开启了自己的网络,来这里蹭网发视频的人几乎把帐篷都”霸占“了。

蒋耀先和乌达尔来是想跟蒋励他们商量在这里办一场非洲式的婚礼,当然,婚宴可以安排西餐。其实,乌达尔是不太情愿安排西餐的,因为这里离城市中心很远,要开几小时的车到内罗毕超市去采购食品,才能做西餐宴会。

”谢谢蒋伯伯,我就是想有一个热闹的婚礼,让大家见证我们的结合。不过,我能提点儿建议吗?“黄清华笑着说。

听媳妇这么说,蒋励拧紧的眉毛舒展了,他本来担心这洁癖的女子会讨厌黑人身上的气味呢。想不到还这么兴奋,还有建议。

”你请说。“乌达尔邀请着,他那么标准的汉语让黄清华吃惊不小。

”就是咱们这婚宴,就做当地的风味就行,而且,我还可以给你们做些甜点,碾点儿玉米面就行,啊,再买点儿牛奶。砍些甘蔗,采撷水果,椰子啊香蕉什么的。“

黄清华嘴角上翘,说的津津有味,蒋励看媳妇的眼睛放着光。

乌达尔也很意外,看不出这个白白净净的女孩子还喜欢做点心。

”新娘做的点心,我们一定要尝尝。“乌达尔笑得很开心,露着他洁白的牙齿。

”这个主意好啊,我让莉莉也过来帮忙。“蒋耀先说着就和乌达尔一起告辞走了。

小芹和戴尔住的是封闭性很好的房子,屋内是欧式的装潢,沙发、席梦思、电视一应俱全。房间是小芹挑的,她觉得戴尔和他一起承受网暴的压力,想补偿他一下。

戴尔却想的不一样,他觉得到这里来就应该贴近自然,再说,这样的房间价格高的离谱,但他不想直接拒绝,他觉得现在小芹正是神经脆弱的时候,需要理解与共情。

“看人家新婚燕尔都没住这么豪华,您这光有‘奢’,没有野啊?”戴尔跟小芹开玩笑。

“怎么,看人家结婚眼馋啦?你也结啊。”小芹反唇相讥。

“真的?这事可开不得玩笑哈。”戴尔低头捧着小芹的脸,看见她睫毛上闪着泪。

两人相拥良久,才坐下来,戴尔又开始给小芹做手磨咖啡,这样的房间里有茶艺和咖啡用具。小芹走过去推开玻璃钢的窗子,窗上的玻璃是阿拉伯式的图案,本就灼热的阳光洒在窗上,热情又高涨不少。

“这么大的太阳还杀不死病毒吗?”小芹念叨了一句。

他们现在室内活动较多,出去规定要戴口罩,但当地土着都不戴。小芹是觉得太热,再戴个口罩,真是一种憋死人的酷刑。她笑丽丽说吃大蒜就可以杀菌,也想起在北大时,自己为了一口大葱蘸酱跟同宿舍的学友厮打在一起。

“唉,人类研究疫苗的速度总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啊。”戴尔说着把冲好的咖啡放到小芹面前,两人并肩坐在沙发上开始品尝正宗的埃尔贡咖啡。

“嗯,我觉得这咖啡不错,让蒋励他们挂网上卖呗。”小芹说着又抿了一口咖啡。

“嗯,这个蒋励他们会安排的,你还是多关心纪录片的事吧。我看,我给汪富贵打电话吧,男人之间有些话好说。”

戴尔听小芹给他讲了和汪富贵的过往,很理解小芹,觉得她用情很深。现在小芹想在上海搞一届世界纪录片展映周,来非洲拍摄就是这个项目的启动。说心里话,纪录片的票房是不敢恭维的,小芹要拍灾难片,也在未名书院投资入股,现在又要做这样的世界级别的展映周,还是纪录片,戴尔不能不担心。

而且,小芹这样做的初衷是要对阵郝军。他知道小芹想拉汪富贵进自己的阵营,起码不能跟郝军合作。可戴尔知道,小芹不好自己跟汪富贵谈,再说,汪富贵一定跟郝军签了合同,所以不是轻易就能放弃合作的。他知道这样尴尬的局面自己必须出手帮小芹一把。

戴尔最懂自己的心思,小芹很感动。

“要不先问问吕一鸣,怎么就想起跟郝军合作了,合同内容都包括什么条款,总有个合作周期吧,不能永远合作下去。”小芹说道。

“我看不必了,吕一鸣不一定知道你跟郝军之间发生的事情,直接跟汪富贵谈吧,看看他怎么就跟郝军合作了,我想应该是他比较看好纪录片的未来,或者他自己也是个有情怀的人。他还以为他不计前嫌呢,他一定不知道郝军绑架你的事。”戴尔说着他的看法。

小芹点点头,端起咖啡走到窗前,她站在那里,阳光从她身上瀑布一样撒下了,是一条彩链直铺展到她身后的地板上,戴尔感觉这就是他的新娘,身披彩虹的新娘。

戴尔给汪富贵打电话向他报告了自己要跟小芹成婚的喜讯,汪富贵在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之后说了一句:“我祝你们幸福。”说完就要挂断电话,被戴尔后面的话拦住了。

戴尔跟汪富贵讲了小芹和郝军之间的纠葛,希望了解和郝军之间的合作细节,也恳请他能终止和郝军的合作,和小芹合作。他也向汪富贵介绍了小芹在搞的世界纪录片展映周的项目。

沉吟了半晌,汪富贵说:“我和郝军合作没有规定所有作品都在他的院线放映,吕一鸣现在也在拍摄纪录片,都有很强的实录性。你们如果搞展映周,我们也可以参加。我再次投入拍摄纪录片不为别的,我是为了我的金凤。”汪富贵激动得嗓音颤抖,不等戴尔说话他就挂断了电话。

汪富贵的确想:金凤是第一批非遗传承人,记得童教授那么欣赏她,可惜自己没有保护好她。他想把他知道的非遗传承人拍成系列的人物传记纪录片,但他知道这需要大量的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金钱,投入都很大。他尝试联系了一些乡镇的文化馆,旧式书院,有不少单位希望为地方扬名,对本地的非遗传承人很重视,愿意参与汪富贵的系列纪录片项目。

现在连鲍雨都在帮汪富贵查资料,联系各方面关系。至于发行,他不想搅进郝军和小芹的争斗中。他放下手中的毛笔,走到茶几边边品茶边就想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