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华夏真相集 > 第四集 张巡抗燕

第四集 张巡抗燕(2 / 2)

安守忠屠了冯翊,复率骑兵二万来攻蒲州。

郭子仪怀愤出城大战,杀叛军八千,生俘五千人,安守忠狼狈逃回潼关。郭子仪犹自恨恨不息,深悔不能为爱子报仇。

此战之后,唐燕双方在蒲州、潼关对峙,关中战局暂时稳定下来。

镜头转换,按下关中,再说中原。

安禄山于范阳起兵,迅速平略河北诸郡之后,一面西征洛阳,同时另派一军南下中原,以张通晤为将,率军三万,去经略江淮之地。

张通晤奉命渡河,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陷宋、曹等州郡,饮马淮河,兵锋直达谯郡,未曾遭遇强烈反抗。

唐朝谯郡太守名字唤作杨万石,毫无骨气且又胆小如鼠,闻听燕军到来,一矢不发,便即投降。其后又传檄属下各县,命令一齐倒戈,不许抵抗。

并命真源县令张巡,令其引军向西接应燕军。

张巡见檄大怒,将文书扯得粉碎,大骂杨万石。信使抱头鼠窜,回谯郡报告太守。

字幕:张巡,蒲州河东人。

开元年间,张巡进士及第,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因不屑行走权相杨国忠门路,历年不得升迁。

但因为官清正廉明,深得县中百姓爱戴,黎民称之为青天,望之如父母。

得知安禄山起兵造反之事,张巡忧国哀民,每于酒后痛骂杨国忠误国,只恨自己官小职微,不能杀敌报国。

此时接到知府杨万石劝降檄文,如何不气?于是骂走信使,复率县中吏民,大哭于真源玄元皇帝祠,然后发出布告,宣布起兵,对抗燕军。

县中百姓鼎沸,一日间响应者便有千余人众。

此时吴王李祗为灵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马使,统合河南兵马,抗击安禄山叛军。

又有单父县尉贾贲、阆州刺史璇之子等领兵而起,遥尊吴王旗号,对宋州展开反攻。

燕将张通晤孤军无援,遂败走襄邑,被顿丘令卢韺所杀。

贾贲便领兵至于真源县,与张巡会合,共得两千余兵,商议恢复中原,先夺雍丘。

当时雍丘县令乃是令狐潮,早举全县投降燕军。闻张通晤兵败襄邑,遂率兵向东驰援。军至襄邑之时,方知张通晤已死。

令狐潮遂击败唐军,俘虏百余官兵以归,皆命囚于雍丘。燕军大将李庭望南来,令狐潮前去朝见,唐军俘虏便趁机越狱,杀守斩关,迎接贾贲、张巡进入雍丘。

其后未久,安禄山攻克潼关,唐明皇玄宗西狩,叛军声势涨天。

唐肃宗至德元年二月,令狐潮又率燕军一万五千,意图夺回雍丘,杀死贾贲、张巡,以报前番夺城之恨,同时为燕国建立战功。

当时雍丘城内,唐军总共不过三千余人。

贾贲闻报,遂请张巡守城,自己奋勇出城交战。因兵力悬殊不敌,最终兵败而死。

张巡在城上看到,不由目眦尽裂,遂开城来救,驰骑决战。

从早至晚,张巡身上被创无数,但仍奋然力战,直到敌人恐惧而退。张巡带伤回城,积极整顿防备,全城军民遂推张巡为主将,兼领贾贲所部。

张巡为便于号召诸郡,共抗燕兵,遂自称河南都知兵马使,奉吴王李祗为河南兵马大元帅,自任先锋使之职。

自此张巡便以雍丘为治所基地,指挥带领诸县军民,先后击退燕军多次攻击,累计杀敌近万人,拖住数万燕军在此,使其不能南下半步。

而十数阵下来,城内唐兵也死伤一千余人,损折近半。

令狐潮无计可施,只得退兵。

张巡抗敌事迹终为吴王李祗闻之,于是表奏肃宗,举荐张巡为河南巡院经略,自此名正言顺,可以调动河南诸郡共抗叛军。

但燕军在河北及关东一带势力正盛,唐军勤王之师未集,中原有何兵力调配?说不得只是凭依孤城,独自抗敌而已。

至德二年三月,令狐潮会同燕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率大兵四万余人蜂拥而来,志在必得,企图一举攻下雍丘。

人上一万,无边无沿。

雍丘吏民闻说令狐潮引四万燕军大举来攻,而城内仅有两千守军,无不大为恐惧。

张巡浑然不惧,乃升厅聚将,当众分析道:敌军主将令狐潮原是本县之主,自然深知我城中虚实。但亦正因其知我城中虚实,则必有轻我之心,自谓万无一失,不复为备。而敌军远来,又不复为备,取败之道也。我可出其不意,趁其立足未稳出城袭之,敌可惊而溃。乘胜逐而击之,则敌势必折。当初张文远在合肥,能以八百步卒破吴主孙权十万大兵者,亦同今日之雍丘也。

众将士听罢此番言论,不由大为鼓舞。

于是张巡派一千人守城,亲自率一千精骑,分成十个小队,每队百骑,安排已定。

当夜燕军大至,旁若无人,挑灯在城下安营,不设游哨护军。

张巡在城上看得清楚,暗道侥幸,对众军言道:燕军自来送死,是大唐皇帝之福,上天眷顾雍丘百姓。

于是顶盔贯甲,命令击鼓吹号,大开城门,率十个小队突然从城中杀出。

燕军不意城中竟敢冒死出击,一时手足无措,返身便逃。

张巡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挥舞雪片大刀,直冲向燕军阵中,排头价砍去。

敌军虽众,但事出突然,昏暗中又不知城中出来多少兵马,是否另有援兵在后,兼之无有军官指挥,在亡命精骑冲突下顿时大乱,纷纷后撤。

张巡率军追杀二十里,杀敌数千,得胜而回。

燕军糊里糊涂,直跑出三十多里,这才住脚扎营,又乱了半夜。

次日天明,令狐潮向李怀山等说明城中虚实情况,燕军诸将这才平复心绪,复又鼓勇率军而回,再次集结攻城。

令狐潮命令环城四周,安置百门石炮轰击,城楼及城上女墙全被毁坏。

张巡复命于城上竖立木栅,并于木栅上蒙以兽皮棉被,以抵御燕军投石进攻。燕军所投之石落于城上,复为唐军所用,砸向攻城之敌。

燕军虽然死伤累累,仍鼓勇而上,纷纷缘城攀登,不肯后退。

张巡又命用蒿草扎束成捆,灌上油脂,焚而投之。

燕军士兵身上皆穿皮甲,害怕被烧,乃不敢登城。

张巡又将两千军分为两班,昼夜轮流;白日守城抗敌,夜间则趁燕军松懈困怠之际,出城突袭敌营。如此坚守雍丘达六十多日,共历大小三百余战。

时到五月仲夏,城外烈日如火,燕军无法立足,并频发疟疾瘟疫,兵不能战。又逢夏季多雨,突发暴雨不停,三军复又陷于泽国,苦不堪言。

令狐潮见不能取下雍丘,只好与诸将商议,决定撤兵北去,待秋季复来。

张巡在城上看到燕军营中旗号移动,知道必是要撤,便待其移营时果断率兵出城追击。燕军心急回师,兵败如山倒,被张巡俘虏两千余人,获得辎重无算,令狐潮也几乎被擒。

经此一战,燕赵铁骑无敌神话自破,雍丘守军士气大振。

令狐潮因撤兵失利,十分愤怒,岂能心甘?于是走到半路,收拾败兵,回头再次率兵南下,围攻雍丘。因知强攻不易取下雍丘,便改变策略,欲图诱降。

计议已罢,来日列阵城外。

令狐潮单骑而出,在城下呼唤张巡,互相问候,趁机劝道:皇帝西逃,长安失守,天下大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为谁乎?

张巡答道:休问我是为谁。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反来劝我投贼,忠义何在!

令狐潮愧不已,无言以对。由此恼羞成怒,挥军力战,因久攻不下,再又添兵加将。

便在这时,有关中难民逃回,将长安失守、玄宗西逃信息传至雍丘。诸将闻听哗然,皆至张巡府来商议行止。

张巡已从令狐潮口中知道此事,乃问诸将想法。

座中有六名将领官至开府、特进,在军中都有相当影响,执意要献城以降。

张巡假装许诺,称来日商议具体投降细节事项,众将告归。

次日,张巡在堂上放置唐明皇画像,先率领将士朝拜,然后宣布六人投敌计划。

全军上下有感于国破家亡,遂群情悲愤,纷纷指责六将无耻行径。张巡见军心可用,遂命将六人绑缚,带到玄宗面像面前,责其不忠不义,扰乱军心,当即推出斩首。

此举一出,诸将悚然,三军整肃,无人再敢言降。

雍丘被围日久,城中粮食日渐缺乏。张巡忧虑,到城头巡视城外敌情。

行至东城,远望城外河面上有数百艘大船,一字儿排开,吃水很深,岸上有千余燕军把守。张巡便问左右:此船队来自何处,所载何物?莫非又是燕军增兵来战?

左右答道:非也。据细作之言,此乃是为燕军补给之运粮船,刚从河北驶来,停靠在河边不久,尚末卸粮。

张巡闻言,急召诸将,暗授密计,吩咐如此如此,众将领命而去。

当日晚间,只见雍丘城上亮起无数火把,便如一条长龙,渐渐聚于南城而止。

燕军细作发现如此变故,以为非同寻常,于是潜踪靠近南城之下,欲探究竟。

便听城上甲胄铿锵,刀矛撞击,也不知有多少人众。再遥望余东、西、北三面,却是一片漆黑,鸦雀无声。

燕军细作不敢久停,急回大营,报知主帅。

令狐潮思索片刻,不由笑道:此又欲是重施故技,欲自南门出城,偷袭我大营也。我可将计就计,在南门设下埋伏,将其一举全歼,就便夺了雍丘,岂不一战而定!

于是连夜升帐,召集麾下诸将,只留老弱守营,其余精卒皆调至雍丘南门,设下埋伏。众将闻命大喜,皆拣选本营精兵移向南城,便连河边护粮之兵,也尽行撤往南门埋伏,只等城中兵马出来,将其全歼于城外。

燕军诸将自以为行事隐秘,但如此大张旗鼓移兵动作,怎能瞒得过城上守军?

张巡在城楼听了半夜,知道燕军皆埋伏已定,不由微笑道:我计成矣!

遂唤过部下骁将雷万春,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如彼如彼。

雷万春大喜领命,回首点了部下五百刀手,令推独轮木车二百辆,每两人服侍一辆;另外一百人带刀护持,一起奔出东门,向着河边疾进。

五百勇士悄悄到达河边,见沿河一拉溜尽是粮船,并无军士看护。只有二三百个水手,坐在船头倚着樯橹打盹儿。

雷万春喜不自胜,暗道:张将军真乃高人也!

轻轻打个唿哨,遂留一百刀手在岸上,自领四百勇士分别上船,一刀一个,将船上水手剁下水去。便有几个警醒的水手,急跳上岸来欲逃,也被那一百刀手排头砍倒。

雷万春更不怠慢,急令四百名部下将舟中粮食搬到岸上,装满二百辆车子。

忙了半夜,眼看东方已经发白,遂又打个唿哨。

五百军汉各点燃一只灌满桐油火把,扔到每条船上。然后嘻嘻哈哈,推着粮车进城。走到城下方回头看时,河上已是一派火光,想来数百条粮船皆烧个净尽。

燕军埋伏在南城,忽见河上火起,急使人前来救时,哪里还来得及?

张巡智盗敌粮,城内乏粮之困便解。雍丘城内于是军民欢悦,满城尽引为佳话笑谈。

燕军统帅令狐潮知道是上了张巡恶当,不由恼羞成怒,遂下令三军齐动,全力进攻。城中将士不敢稍有疏忽,全力坚守,矢石如雨,接连击退燕军进攻。

如此不则数日,城中虽然粮食无缺,但箭矢已尽。诸将大慌,纷纷前来请示主帅。

张巡笑道:若要箭矢,却比盗粮容易多矣。

于是命令士兵,每人扎束稻草人两个,将各人旧衣套在草人身上,以备使用。不到半晌工夫,诸将来报,草人已备。

张巡称赞,命令皆运到城上,听候命令。

到夜间二更时分,张巡一声喝令,守城士兵各将草人缚以长绳,从城上慢慢放下。

燕军细作隐约看见上千士兵缘城而下,又急忙回营报知主帅。

令狐潮骂道:狗娘贼,前番劫粮,今番又欲偷营,直如此欺我!

吩咐召集众将,嘱道:张巡兵少,不敢白日正面应战,只在夜间派兵偷袭,实乃可恨,可恶!今又趁夜坠兵下城,必是要来烧我营盘。尔等速调弓弩手去,多备箭矢,必将其越城之兵尽行射杀,方消我恨。

诸将应诺,急回营调集弓手,齐到城下,远远向那爬城草人放箭。燕军兵士人人较技,个个抢功,于是争相施射,一直放到天色发白,箭矢发尽,这才罢休。

因北地胡人皆以骑射为常事,故箭不虚发,几乎全射中草人身上,百不失一。

城上守军每人备有两个草人,轮番往下坠放,身后又各立一个百姓作为助手,为其从草人身上往下摘箭,再将箭矢扎束成捆,皆都忙得不亦乐乎,却又不敢笑出声来。

待到天色大亮,燕军起身回营,这才发现城下竟无一具敌尸,齐道奇哉怪也。

因城上有兵士手慢,草人中箭太多过重,尚未拉上城去,终被燕军瞧破底细,不由大呼上当,哇哇大叫。

城内守军及百姓忍了一夜,好不辛苦,这才放声大笑,真个响遏行云,畅快已极。

更有那顽皮百姓,将双手捂成喇叭,冲城外高叫道:谢令狐将军箭!

旁观者嘻哈不绝,全不成体统。

众军皆到衙前缴箭,张巡令雷万春领人检点数量,共得敌箭数十万只。

张巡笑道:虽是抄袭诸葛武侯,数量倒是超过他老人家,没有辱没了这条计策。

燕军弓手回营,向令狐潮报告,又中张巡之计。令狐潮大怒,却怕被众军笑话,只得暗自憋气。既知城内箭矢充足,好几日不敢率军攻城,千番寻思,无计奈何。(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