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被封御史大夫、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德宗时期更是被封为武威郡王。
最后以身殉国,何其壮哉。
“不敢欺瞒陛下,老臣也是机缘巧合才得知的,当年安西都护府被攻破,安西军残部护送他赶往长安隐姓埋名,直到陛下登基,此子才开始从军,如今正在刘义刘将军手下担任副将。”
这还得多亏了魏虎,李忱一提他就想起这么个人来。
郭定西此人刚正不阿,用兵如神,当初颇受魏虎排挤。
王允调查过他的底细后,知晓他是郭昕郭将军的后人,良心尚存,以免他深陷官场漩涡埋没了人才,于是运作了一番,看似是流放当大头兵,实则将他送到刘义刘将军手底下当大头兵。
刘义也是个直性子,郭定西经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很快就在刘义面前露了脸,如今更是成了攻打西凉的主力之一。
未来平步青云也不在话下,得他推荐郭定西也能记他一份情。
王允他自知年事已高,若从前还有心在朝廷叱咤风云,可现在为了宝钏以后的前途,他就得学会明哲保身。
陛下膝下如今可没有皇子,未来王家百年的荣光容不得他犹豫。
王允一番话说完,李忱支着一只手,心中考量着王允推荐的这个人。
“原是如此,这样说来,这郭定西倒是个不错的人。”
王允又加了把力,“郭定西继承了他祖父武威郡王的遗志,对大唐忠心耿耿,更是一心收回西域,想必刘将军在奏折里也替此人表功了。”
李忱往后翻了翻果然不出王允的预料确实如此,郭定西在这次战役中身先士卒,刘义很看好他。
“朕这就下旨在西凉重建安西都护府,命郭定西为安西大都护,望他早日安定西凉,护佑我大唐边疆。”
“陛下英明。”
王允躬身道。
“注明:大唐名将郭昕确有此事,但其子嗣后代无明确记载,系作者艺术创作,特此提示,以免误导”
这件事了结,就是如何处置西凉王室了。
当初那西凉不自量力的跟他大唐开战时,李忱就等着这一天。
他也要学太宗皇帝让颉利可汗跳舞,让那西凉王知晓冒犯大唐的代价。
就是不知道西凉王会不会跳舞了。
李忱志得意满。
“西凉已经递交了国书,不日西凉王室就会被押送入长安,鸿胪寺那边丞相多尽心。”
“好歹曾经是一国之主,也不能慢待了,朕正打算封他个爵位以示宽厚。”
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
那些西凉的子民可都看着他们大唐会如何处置他们的曾经的王。
为了使西凉子民尽快融入到大唐,李忱也不会赶尽杀绝。
“陛下仁慈。”
王允也没说什么,这是一贯的处理方式。
李忱瞥了他一眼,他怎么觉得这老狐狸是在骂他呢。
他又想起仓促召他进宫的缘由,不自然的咳嗽一声。
“杨师道,给丞相上杯好茶。”
公事说完了,就轮到私事了。
是他心急了,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时,口谕已经出宫了,只能硬着头皮用奏折当借口。
“多谢陛下。”
王允接了这杯茶。
不接能咋的,这还不是他女婿,就算是他女婿了也不行,他是大唐的帝王。
“老臣年事已高,怕是只能再替陛下效力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