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研究所的研究员摊手,表示这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哨骑兵探测器组和风筝号,靠近共享者文明舰队后,也受到引力场牵引,获得了加速度……风筝号减速的难度也在提升。”
将这几名科学家的讨论,转告给章廖东,结束通话后,李前回到自己身体中,继而走进大会议室。
这段时间联盟频繁开启会议,基本都和行星防御相关。
各种战略、战术方案通过层层审核,堆积起来也有一米多高。
李前进入会场,会议立刻开始。
没有开场白,西天区空天总指挥上台,汇报自己战区呈上来的战略方针和各项战术方案。
围绕其发言,台下时而响起嗡嗡议论,时而肃静聆听,时而一起鼓掌,颇为认可。
李前收回精神力,面前厚厚一堆文件夹原封不动,但其内容已了然于胸。
简单而言,关于大的战略方案,主要是三个方向。
首先是受到最多人认可的威慑方案,即人类的加速能力,以及超光速传讯手段,迫使共享者文明联盟忌惮,进而放弃登陆,重新回到谈判桌,进行交易。
按照这个方案,理想情况下战争不会发生,自然受到许多人认可。
经过多次军事会议商讨,该方案却是风险最大的。
首要的第一点是,人类并不了解共享者文明到底需要什么。
他们展开登陆的意念有多坚定。
尤其确定其在雾气空间的留言,引导人类拿到第一个技术资源包,里面就至少埋下了智能体的隐患,人类差点上当。
这说明,共享者文明对于流浪文明的谋划,很早之前就开始了。
那么共享者文明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人类暴露出超过大多数流浪文明的加速能力,以及超光速通讯手段,是否能威慑成功,使其忌惮?
如果不能,人类岂不是凭白暴露了底牌?
第二个战略方案,则是主动出击,杜绝战火蔓延到蓝星。
这是军方主张的战略方案。
经过近十年的战备,人类的外太空作战单位规模,也已经相当庞大,虽然比不上共享者文明联盟。
但是人类有着李前,和诸多突破精神极限的超进化者,完全可以给这些战舰赋予更高的速度,提前拦截共享者文明舰队。
这方案如果能成功,蓝星将免于战火。
这其中的风险,显而易见。
人类舰队与共享者文明的舰队,各方面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大概就类似二战的螺旋桨小飞机,对上现在人类的鸿鹄战机群,没有丝毫取胜可能。
甚至,可能完全够不到对方,起不到拦截拖延作用。
最为关键的是,军方多以超进化者为主,极限超进化者不少。
他们能够调用隐秘之弦,离开蓝星后,宇宙间引力场微弱,反而本身的能力大打折扣。
且战舰超视距作战,超进化者也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李前看到这份方案,心中立刻就否决了。
人类还远没到需要少部分人去如此牺牲的地步。
至于第三个方案,则是最务实的,人类最大的优势就是坐拥一颗星球,资源比对方丰富,只要与共享者文明进入焦灼状态,就有机会依靠完整工业体系,源源不断的战争潜力拖垮对方。
并且蓝星的行星防御系统,也已经打造的固若金汤。
配合数量众多的超进化者,极限进化者,以及突破精神属性的超进化者,留守在蓝星上,进行自卫反击胜算明显最大。
只是,这样造成的破坏,伤亡肯定也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