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身处什么地位,哪怕成就帝王,终究摆脱不了身为人类的臭毛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庸主暴君的存在。
而最让人害怕当权者的个性,莫过于患得患失。犹如青春期期待爱情的愣头青,怕它来,又怕它乱来。
很显然,脱儿火察正是如此的个性,他自然器重帮他把朵颜卫,打造成兀良哈第一卫的哈吉,过去大小事宜都喜欢听听他的看法,多数情况下也都是听话照做。近期唯一一次的自作主张,就是接受了阿鲁台的邀约,点兵准备前往阿剌忽马吉一起围剿瓦剌。
脱儿火察的理解是,瓦剌杀了那么多的大明将士,皇上御驾亲征,他不光不投降,还敢还击,此等货色一定是让皇上恨之入骨,自己这么一出手,要真砍了马哈木父子的人头回去,还不要加官晋爵?到时候三卫合一,自己说不定也能成为兀良哈的可汗了?
但哈吉却是多次表示明确反对,在他看来,朱棣二次北征,本就可以将马哈木父子一网打尽,之所以收兵,主要就是想留下瓦剌牵制阿鲁台。朱棣当然希望瓦剌灭亡,但回头想一下,他又何尝不希望阿鲁台一起陪葬?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两家全灭了,作为藩邦的朵颜三卫,兀良哈的根据地,估计就会沦落到兔死狗烹的下场。
而到那时,不同于瓦剌与鞑靼,有大片的草原可以供他们迂回拉扯,逼迫大明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兵。兀良哈的族人,早就学起汉人,住进了城邦,一旦被摆上餐桌,连一个月都撑不住,必将灭亡。
不得不说,觉罗哈吉对时局的理解是有前瞻性的,只不过脱儿火察的鸵鸟脑子,处理不了如此复杂的逻辑关系。他想的是与阿鲁台的兄弟情义,还有近交远攻的处事哲学。
然后,阿鲁台算是救了,也是摆了他一道,只是放出了朵颜卫受其邀请的信息,没等脱儿火察真的协助,自己先把瓦剌的强兵给打退了。
脱儿火察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明明自己只跟另外两卫的首领说起此事,都还在讨论如何同时出兵相救,怎么一下子到处都听到了,朵颜卫的他接受阿鲁台的邀约,出兵讨伐瓦剌了?
哈吉面对这样的傻缺火察,只能说脑子是个好东西,并非每个人都有。
阿鲁台明明有一己大破瓦剌的实力,却还要邀约火察,并且大肆放出消息,目的只有两个,一,震慑前期的瓦剌,让他不敢像上次一样的瓦突猛进了,二来告诉大明,兀良哈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别老注意力放瓦剌和鞑靼的身上,也要小心提防朵颜三卫,均摊一下自己身上的担子。
不过这种话,哈吉是万万不敢对脱儿火察说的,没办法,自己这种后来谋士,要去诋毁脱儿火察几十年的拜把兄弟,他们是有刻金盟约的主,背信弃义是要被长生天遗弃的伙伴,他要是说真话,脑袋估计都要被当礼物,送去阿鲁台的营帐了。
而为了感激脱儿火察的鼎力相助,前不久阿鲁台更是送来密函,打算与朵颜卫做笔大买卖。他将限制鞑靼各族与大明的生意往来,将所有的买卖都集中到朵颜卫来,需要朵颜卫在其境内修建巨大的方仓类商业综合体,提供鞑靼五十万人所需的各种物资,他们将用真金白银来支付,价格愿意比跟大明做买卖时多加一成。光这一成多出来的利润,就能让朵颜一年最少新增二十万两的收益。
脱儿火察的嘴都快笑歪了,毕竟普天之下,但凡垄断的买卖,肯定是最好干的。而哈吉看到这样的要求,也是不由一惊。作为资深商业人士,哈吉隐约中感受到了鞑靼的蜕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