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刘轩打着天子的旗号,要是我们真的与他为敌,就相当于与天子作对,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名。到时候,咱们不仅会在军事上失利,还会在道义上陷入绝境,落得个不仁不义的骂名,让天下人都唾弃咱们。所以,我认为这个办法万万不可行啊!”
刘焉听了赵韪的话,心中不禁一阵动摇,重新坐回椅子上,眉头紧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刘焉觉得黄权的建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可以为益州争取一些主动权;但赵韪说的也没错,这么做风险实在太大,一旦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刘焉想了许久,还是没有主意,只能抬起头,看着赵韪,无奈地问道:“那你以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是好?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什么都不做吧?”
赵韪听了刘焉的询问,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既然从鲁肃那难以套出有用的消息,依我看,咱们不妨直接上书给天子。就说诸葛亮大军将南蛮打退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们不清楚他们何时返程,所以想提前准备送行的事宜,表达一下咱们益州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这样一来,这奏折必定会经过刘轩之手,他看到后肯定会有所回应。咱们到时候就看他怎么回答,说不定能从他的回复里探出些什么来。”
刘焉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用力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妙啊!你这主意真是不错。既不会显得咱们太过刻意,又能试探出刘轩的态度。就这么办!”
之后刘焉转头看向赵韪,眼神中满是期待。
“你这两天就辛苦一下,把这奏折写好,尽快送往天子所在的并州。此事关系重大,你务必写得周全些。”
赵韪连忙躬身领命,恭敬地说道:“主公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将奏折写得滴水不漏。”
而赵韪心里暗自得意,能得到主公如此信任,这可是个难得的表现机会。
刘焉满意地点点头,挥挥手说道:“好了,大家都先退下吧,各自去忙手头的事,等赵韪的奏折有了消息,咱们再从长计议。”
众人纷纷应诺,开始陆续退出大厅。
黄权离开大厅后,心情有些低落,忍不住轻轻叹息了一声。
这一幕恰好被旁边的李严看到,李严心中疑惑,便靠近黄权,轻声问道:“黄将军,看您这模样,似乎有心事?这是怎么了?”
黄权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你没看出来吗?主公对我等益州本地武将还是心存疑虑啊。这次赵韪提出的办法,虽说确实有几分道理,但主公如此轻易就采纳,却对我之前的建议有所保留,我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李严听了,也跟着叹了口气,说道:“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那赵韪一直跟随主公来到益州,这么多年鞍前马后,是主公的心腹,自然比我们更受重视。再加上之前对抗南蛮入侵时,咱们的表现确实不太理想,在主公心中的分量,恐怕远远比不上赵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