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老朱这是要放长线,把修武县所有晦暗勾当都给挑到明面上。
当下汤和便也不再多言,紧紧跟在老朱身旁朝前走去。
入夜,二人寻了一家靠近官学的客栈住下。
次日晌午。
就在老朱与汤和捧着海碗,吃着油光发亮的面条之时。
一个长相稚嫩的少年兜着一篮子鸡蛋走到两人跟前。
“两位老爷长命百岁,子孙后代富贵无虞。”
“小子这有些鸡蛋,老爷可要?”
看着这小子上来便是吉祥话,老朱脸上带着笑容,很是慈祥的揉了揉少年的脑袋。
“小家伙嘴倒是挺甜的。”
“只是咱们乃是过路的外乡人,鸡蛋这东西不好带啊!”
“有熟的!”少年快速从怀中拿出一个装满熟鸡蛋的布袋子。
“两位老爷可以路上吃!”
“成。”见这小家伙早有准备,老朱冲汤和点了点头。
而汤和也对眼前这个孙辈的少年很是喜欢,随即拿出一小块银子递到那少年手中。
“小娃这么伶俐,为啥不去读书啊.....”
“读书有个啥用!”
那少年不假思索,立时出声。
也是在老朱、汤和错愕之时,那少年将早就准备好的吉祥话又快速说了一遍。
就在他准备离开之时。
老朱心念微动,从汤和手中拿出一块更大的银子放在桌上。
“后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你没听过?”
“学成文武艺,献于帝王家。你不想当官?”
“还有!”
“即便什么都不为,可读书亦能知礼。”
“读书明礼,有何不妥?”
即便老朱说的严肃,可那少年的眸子却死死注视着桌上那一小块银子。
这场面却也让老朱心中多了几分疑惑。
“你家中可有急需用钱之处?”
“嗯?”
“若是双亲治病,咱倒也是能给你些许银两。”
闻听此言,那少年明显愣了一下,转而立时恸哭了起来。
“不瞒两位老爷,小子自幼丧父丧母,和祖母相依为命。”
“如今祖母卧病在床,小子没了法子,这才卖些鸡蛋,好筹足银子给祖母抓药。”
那少年说着情绪崩溃,直接嚎啕大哭了起来。
也是看着眼前这本该和自己孙子一般大小的少年此刻已然哭成个泪人。
汤和作势便又要从怀中掏些银子出来。
可也是此时。
老朱双眸微眯,冲汤和缓缓摇头的同时,转而将手中那一小块银子递了过去。
“去吧,给你祖母抓药。”
“多谢老爷,多谢老爷!”
就在那少年躬身拜谢过后,拿着银子离开之时。
汤和看着这孩子的背影不仅感慨,“也是个好孩子。”
“自食其力,给祖母抓药。”
“只是上位方才为何不多给那孩子些银钱......”
待汤和说完,老朱抿了口茶,表情古怪带着几分讥笑看向汤和。
“你真当他所言皆是实情?”
“嗯.....”
“那混小子定然扯谎了。”
老朱说着,起身便朝那少年离开的方向走去。
不多时。
待伪装成百姓龙骧卫兵卒将那少年篮中鸡蛋尽数买走后,那少年也是心满意足朝一处茶馆走去。
而等走进茶馆,那少年立时拿出银子,命台上的说书先生点了一出秦良关。
“这混小子!”
见此一幕。
原本还对这少年多有好感,认为他自食其力的汤和。
当下眉头紧皱,撸起袖子便要上去教训那孩子。
“银子既给了那孩子,如何花便是他的事。”
“可是上位,这孩子的祖母还在病榻上......”
老朱笑笑摆了摆手,便也带着汤和走出了茶楼。
“让随行的将士跟在这孩子身后,看看他家住何地。”
语罢。
老朱径直朝修武县官学走去。
那小子不过只是小小的插曲,老朱还是想知道修武县官学究竟如何。
待走到国子监,老朱将先前命朱棡做好的文书递交了上去。
“大人是从京城国子监来的?”
接过文书,官学一名中年赶忙躬身道。
“学生李鑫,见过大人。”
“好说。”
老朱大步朝官学走去的同时,环顾左右看着那些官学内的一众学子。
可让老朱略感意外的是。
在这以大多数豪绅子弟组成的官学之中,倒也是一片好学之气。
那些个学子非但没有顽劣吵闹,仗势欺人。
反而三五成群各自围在桌前,讨论着学问。
原本老朱还以为是这些豪绅出身的学子仗势欺人,搅乱官学,这才让一众寒门士子不敢入学。
可现在看来,倒也不尽然。
“李鑫?”
“是,大人请吩咐。”
老朱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听闻修武县的寻常百姓不愿送家中子嗣前来读书?”
“这.....”
以为老朱是国子监派来问责的。
李鑫愣了一下,赶忙躬身道:“学生知错,学生这边带人登门游说百姓。”
“令百姓将家中子嗣送来官学读书.....”
“倒是不必。”
看着诚惶诚恐的李鑫,老朱却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
“不必如此。”
“常言道,法不外传,道不贱卖。”
“文道鼎盛虽是陛下所愿,可还没有官学师傅上门祈求百姓读书的道理。”
“咱....本官想知道。”
“修武县百姓为何不愿送自家子嗣前来读书?”
“学生也不知。”
李鑫不敢扯谎,赶忙说道:“学生今科落榜,蒙陛下不弃,特命国子监给我等落榜士子找了个官学师傅的差事。”
“学生初到修武县不足一年,平日只是讲学授课,却不知修武县百姓为何不重文道。”
不只老朱疑惑。
李鑫在修武县待了将近一年,他也想同样疑惑为何修武县百姓不重文道。
在他的家乡,哪家孩子中了童生那都是要宴请街坊四邻的。
中秀才更是要宴请同村。
倘若中举自然不必多言。
可偏偏修武县的百姓似乎对文仕之路弃之如敝履,毫不在意。
也是见李鑫说的坦诚,并无半分隐瞒。
老朱略微沉吟,转而继续问道:“那这些出身豪绅之家的士子求学态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