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忽略掉后面的话,继续和图赫尔争取:“30个一点都不夸张,我是要1对他们24个人,比平时1对21还要过分。”
“噗咳咳咳。”1对21一说出来,周围的人多多少少有点心虚起来,不再(敢)吐槽他的7.5了。
图赫尔可不是以前李树1对21的凶手,他很果断地拒绝掉李树的要求:“30个肯定不可能,你这么想,他们其实也都是你的队友啊,对方持球的时候,他们肯定会阻止对方进球啊,你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守门。”
听到了图赫尔这么说,李树忍住没把“队友个屁”给骂出来。
也努力不让自己的手开始比划起来。
看着图赫尔不能接受30这个数,李树开始退让:“那20吧,20个也挺好。”
图赫尔说:“顶多10个。”
“别这样啊,boss,15个,15个,这是我的底线。”
“8个。”
“别别别别别,10就10!”
于是,这场在科巴姆菜市场的现场砍价环节以李树被图赫尔杀了个鲜血淋漓而结束。
很显然,李树去现实的菜市场肯定是被别人杀价的份。
只能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哪几个还会砍价呢?这年代了不都直接上网网购,或者直接去超市拿了就走,谁会在网购和超市讲价啊——就算能讲价,也没几个年轻人真的敢讲价。
反正活两辈子的李树是讲不了一点价。
辛苦地讲完价,最终的结果是场均丢球不能超过3个,嘶,糟心。
那边开始分组,李树走到旁边先适应一下这个球该怎么去接和踢。
球确实是很小,刚上手和脚真的不太适应。
首先就是重量少了太多了,这个大小更容易被气流所影响,那些多变的球路用小球会更容易踢出来,而且有时候还会变化得很奇怪,这种变化有点抓摸不透起来,让他得投入更多的精神去关注球的变化和走向,就怕一下子看岔了眼。
其次是扑救时能感觉足球很轻飘飘的,没有什么手感,不太好搞。
踢在脚上那感觉就更明显了,小,轻,容易踢歪,对脚法精度要求高,脚法细腻的肯定会更好上脚。还好这次没要求长传训练,这种球李树都不知道控制在什么力气去踢才能达到以前的精度。
而且李树发现,这个小的球就很容易穿裆,正常大小的足球想要穿裆过人难度高,现在这么小的球,轻轻一捅,很容易就穿裆而过。
很有威胁性的一个类型进攻呢,李树要警惕的球类又多了一个。
足球缩水造成的麻烦不小,不过好歹是职业球员,李树踢了几下,很快就适应过来。
那边的分组分完,没那么快开始,都是在先适应缩水的球要怎么踢,小组之间还围在一起斟酌着要定下什么惩罚内容,想好的就跑去找助教登记,然后把纸条放进了一个盒子里。
李树看到这一幕说:“哎,我怎么感觉,这模式好像是教练组早就想好了,就是意思意思问问我们的意见,让我们有点参与感?”
切赫听到李树的话,给了个点头的动作,李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一句:“OK~”
成吧,还能咋地,好歹给了他们一点参与感呢,多“好”的教练组啊。
切赫顺带给带来八卦内幕:“助教在登记的时候,还会把出主意的人给登记上去。”
李树一听就乐了,猜到为什么要这么干:“如果之后他们抽到他们自己出的馊主意就好玩了。”
切赫说:“你不也去放个?”
李树摇头:“算了,如果真的超了10个,我抽到自己出的主意,噫,我才不要。”
他们分好组,确定好对手,出完了馊主意,然后就是抽签决定上场的顺序。
分组还是很均衡的,如果自己队里面有青年队的人,那对手也是有青年队的人在。李树看了看他们的分组,主打的一个实力不相上下。
毕竟这是训练赛,搞一边倒的局面没什么意思。
李树来到小一号球门面前,等待着“挑战者”的登场。
“挑战者们”的对手不仅仅是对面的三人组,还有李树。
李树想要达到零封的结果,那是铁定不会手下留情。
那在什么时候对上李树最合适,这是个很哲学的问题。
早对上李树吧,他身体状态最佳,注意力也最集中,但是他和小球也还在磨合期,说不定会失误。
迟对上李树吧,他可能就体能下降反应变慢,不过也可能完全适应了小球的变化,不一定有利。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对上,都有利有弊。
李树表示,随便你们决定,反正为了不让自己丢脸,为了让队友们丢脸,他肯定要对你们下死手的!
很快,第一批的6个人站出来了。
第一组的三个人是吉鲁,吉尔莫,祖马。
对手三个人是亚伯拉罕,若日尼奥,托莫里。
在开始之前,图赫尔还打断了一下,没让他们直接就上场。
助教搬了一个箱子过来,打开箱子里面全是绿色的网球。
图赫尔拿出一个网球开始解释起来,这是让他们手上握住网球再上场。
这种做法主要目的就是禁止他们用手去拖拽对方,手上有网球,阻止了动作,直接断绝了上手拉人的举动。
真会整啊……
光靠他们自己抓着肯定没用,上头的时候说不定就掉了,助教还拿纸胶带把网球给粘在他们的手心里,看着他们在那试探性地挥了一下手,李树很缺德地笑了:“这个真的好像哆啦A梦的手哈哈哈哈,猜拳只能出手掌心那种。”
你小子,看热闹看得可开心了是吧。
作为比赛时唯一一个可以用手的人,就是那么的嚣张。
沾好,确定不会掉下来,这场小小的对抗赛终于要开始了。
先发球的是吉吉马三人组,三个人在小范围地传控,渐渐靠近球门。
因为球门既是自己要守的门,也是自己要攻的门,导致他们其实不会离球门太远,也尽量不让自己的球被截断,一旦球权丢失,那就攻防瞬间转换。
在这么小的范围内进行对抗赛,接球越位制度暂时被取消,但是射门越位制度还被保留。
简单来说,如果处于越位位置,因为现在这个模式攻守模糊,所以不会有越位的说法,就算在一般来说越位位置的地方接到或者抢到了球,也不会说是犯规。
但是射门就不一样了,射门时,必须要有一个对手所在位置比进攻方所在的位置要离底线最近。就算接到球,进攻方发现球门就在眼前,但只要自己和底线之间没有对手的球员,射门是禁止的,进攻方只能选择往后带一带,直到中间有对手,射门才算数。
这规定主要是怕投机取巧,比如直接将一个人放在底线位置,不动,只等着队友一个传球砸过来他脑袋上,然后球反弹进去球门得了,还对抗什么呢。
……这什么熟悉的铁皮人战术啊。
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对于比赛来说毫无意义,所以才设了这么一个规则,将球员们给调动起来。
场上6个人都在小幅度地移动,既不敢跑得离球门太远,也不敢跑得离球门太近,进球的机会迟迟不来,双方都紧张起来。
如果一球不进,那就是要在网上丢脸的!
其实破局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一方给对手放点水,让对方进一球,那么就只有一队丢脸,两者都不用被发上网啦。
……但谁会这么做,要死大家一起死,谁会自己那么好心送对方走啊!
这多么感天动地的兄弟情啊。
时间过去三分钟,都没有人成功地进球,旁观的人都觉得比赛比意料之外要棘手。
时间太短,攻防转换的瞬间把思维变化又难,而且还有一个李树在。
现在持球的吉鲁咬咬牙,干脆选择在外面一脚打门!
球,小小的,轻轻的。
球门,小小的,矮矮的。
这让球在空中飞过,直接在横梁上方飞出去了。
李树把球捡回来,双方球权交换,重新开球。
一直到第7分钟,换成若日尼奥在一侧直接起脚射门,这球本来应该是会擦着门柱弹出去的,结果偏偏,就那么不巧,刚好一阵风吹过来,把本来就飘的球,一下子变得更飘忽。
飘呀飘,直接飘进了球门。舒此
球进了。
李树:……啊?
亚鸟托三人组顿时抱在一起庆祝起来。
那简直比在正赛进球还开心。
好耶!进球了!不用被放上网啦!
这下子可好,压力一下子来到了吉吉马和李树这边了。
李树看了看吉吉马,吉吉马三人组看了看李树。
李树场均2球,丢了一个,剩下那个无论如何都不想丢。
而吉吉马想要不丢脸,还要反超,那他们一定要进两个球,在李树手下无论如何都要进两个球。
对视之间,无形之中,硝烟弥漫。
绝对不能给他们进绝对要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