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御前陈情(2 / 2)

众臣刚要开口,柳如思先一步站起,走到大殿中间跪下,歉疚抢先出声道:“请皇上恕罪!是民妇之过,明知男女分席,却跟着端王殿下进了太和殿!诸位大人出声责问,也是情有可原!”

“哦?”皇帝眼神中露出几分兴味,接顺问:“那你为何明知分席,却要现身男宾之处呢?”

似是鼓起了天大勇气,柳如思抬起头看向皇帝,颤抖着声音却坚定的说出原委:“因民妇有要事,斗胆面圣陈情!”

她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两卷装订齐整的册子,双手高举过顶:“此乃民妇与众医于漠北战场记录的《军医救治实录》,详载两场战役的救治实情,恳请皇上一观!”

皇帝颔首,看向一旁候立的太监李英莲,吩咐道:“朕批了一日的奏折,不愿再看这些头晕眼花的文字,你来念给朕听。”

“是!”李英莲应下,便快步上前接过册子,又行至高台的台阶之侧,斜对下方百官,朗声念道:

“漠北曼德勒戈壁土城,除夕战役救治记录:

土城东北新法医疗区,医师七人,学徒十一人,救治伤员九百二十三人,存活七百九十五人!

土城西南旧法医疗区,军医十九人,学徒二十二人,救治伤员八百三十四人,存活四百一十七人!”

李英莲翻了一页,见是密密麻麻的个人救治记录,就换了一本,翻开继续念前面的汇总:

“漠北斡难河谷,援救康王战役救治记录:

端王麾下两区合为一区,互鉴治伤之法后共同救治,医师二十八人,学徒三十四人,救治伤员两千一百三十人,存活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一条条记录的人数念出,殿内上过战场的武将已激动得呼吸粗重起来!他们比谁都清楚,战场上的重伤员,便是侥幸得到救治,也是生死难料!这记录中,旧法医区的军医们已算得上出色了!

更惊人的是新法医区——救治速度快了数倍不止,存活率竟还硬生生涨了几成!别看就几成!那可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战场上最容易受伤的,往往是冲在最前的勇猛之士!若是当年他们亲历的战事里,有这样的医者在,多少袍泽能从鬼门关爬回来?!

武将之外,康王的派系,吏部、户部尚书心情复杂,他们早已知晓康王是被端王与柳氏所救,所以在方才的口舌围剿中没出声…

其他派系的,以及守旧的文臣自是会察言观色,知道此事不能随意论断,皆敛声屏气,只等龙椅上的皇帝开口定夺。

皇帝却似全然未察殿中气氛,淡淡发问:“这些记录,有何不妥?”

柳如思语气谦卑应道:“回皇上,这些记录至少能体现三处要点:其一、民妇于治伤之道略有心得……故,土城除夕之战,民妇所在的东北新法区,医师虽少,但得救治者多,存活将士比例亦远高于西南旧法区…”

这时有人出声鄙夷,是太医院的新晋院史:“真敢自夸自卖!你带去的医师都是闻名大夏的名医、甚至神医!有他们在,自然能远超寻常之医!”

柳如思面露尴尬之色,但心中却是暗喜,这反倒是进了她的节奏了,至少她能召集名医、神医的事,先被对方的质疑坐实了!

不过还没等她装模作样的出声辩驳,这时须发皆白的神医朱恒真出声道:“柳夫人非是自夸,老夫行医数十载,也曾治过外伤无数,却难比柳夫人的止血、清创、消毒、缝合之术行之有效,老夫虽是后一步去往漠北,但见伤后愈合之况,也足以窥见柳夫人治伤之术的高明!”

柳如思连忙谦虚道:“全仗各位老师的岐黄之术!伤者术后常常高烧发热、术后之症缠绵,往往是针灸、汤药等博大精深的旧法更显作用!”

两人互相恭维之时,太医院院史又硬着头皮出声质疑:“既是知道仰仗各位神医,你这妇人还自夸什么?”

柳如思奇怪的看向他说:“怎是自夸呢?这便是民妇最初举办医者大会的目的,取长补短,互传绝技与经验。端王麾下两区合并前,救治、存活比例相差明显,但合并之后比例就大幅提升了。这证明原本就有技艺在身的医师,很快就能学会新方法,能救更多的人!”

这时,兵部尚书偷瞄了眼皇帝神色,顺着话头追问:“方才你说有三点,那其二、其三呢?”

柳如思侧首向他颔首,脸上瞬间覆上真切的悲色,声音沉了下去:“其二……就是医师还是太少了!无论方法有多好,医术有多高!一个医师就只有一双手,一副躯体!尽管我们已经竭尽全力,救了很多将士,可还有许多…”

悲悯遗憾的泪水自杏目滑落,柳如思悲声哭道:“特别是斡难河谷那战!得到救治的将士有两千一百三十人,可还有上万名将士!还没等到救治!就已经重伤牺牲了!”

在场的武将都不由得肃穆露出悲色,一直沉默的秦双宇起身朝皇帝拱手,沉声道:“陛下,确是如此,末将常年镇守边关,历经大小战役,就是因为军医不足,许多兄弟都只能靠自己扛过去…”

柳如思垂着的眼眸微闪,但面上满是难以自拔的悲伤,接着更是悲痛哭诉:“若是…若是能多一些从医之人…哪怕只多一个刚学会治伤的小姑娘!”

泪眼看向在桌席后面候立的丫鬟——夏莲、冬雪,柳如思犹如字字泣血:“哪怕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能多救活十几人!”

‘一个小姑娘也能多救活十几人’这句话如重锤般砸在场上的武将心头!

满堂文武被这血淋淋的现实砸得心头发沉,一时竟无人言语,各自心头翻涌着不同的念头。

倒是一直憋闷着的方秋被柳如思的情绪感染,不由得顺着话题出声问:“那要增加多少医者才能让将士们都得到救治?”

突兀的女声让太和堂又转移了注意力,方才虽然都看见她了,但矛头和焦点都在先前的褚时钰、现在的柳如思身上,一时无人有空管顾她。

这时方秋出声,方才被救治浴血将士的家国大义、堵得插不上话的文臣们,找到了新靶子,唇枪舌剑全对准了她!

“柳氏出身低微不懂规矩,有要事在身,情急之下,才来此求见陛下!你一个受过礼义熏陶,方家教养长大的女子,也不懂规矩吗?竟跑到太和殿这等议事之地,成何体统!”

“我……这……”方秋本就不善言辞,被这么一斥,顿时涨红了脸,不知如何辩解。

褚时钰漠然的出声道:“斡难河谷之战,方秋于鞑靼、女真围困之中,救康王于垂死危难之际,本王认为她该受重赏,是以让她来太和殿,请父皇定夺褒奖。”

皇帝神色微不可察的变幻了一瞬,便以真假难辨的慈父模样,语气里透着对长子遇险的疼惜,及对救子之人的赞许:“方家果然英杰辈出。此番救了时琨,让朕免受丧子之痛,自然该赏……”

说着,他露出几分难色,目光在方魁与方秋之间转了转,似是拿不定主意该如何赏赐。

这时,方秋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坚定目光朗声道:“臣女不求封赏,只求皇上恩准!让臣女留在军中建功立业,凭自己的汗马功劳当上将军!”